梧州零距离网-梧州日报讯(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师蔚)2022年,我市重点聚焦城镇污水处理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,以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为抓手,通过新建、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等措施,稳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效能。目前,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根据《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办法(试行)》考核情况,我市2022年上半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得分为88.43分,在全区排名第一。我市县级污水处理率均达到了95.0%以上,44座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均已完成竣工验收和环保验收,完成率为100%。2022年下半年,市城市管理监督局通过对存在问题进一步跟踪问效,积极联合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、污水企业等单位,赴各县(市、区)对我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及城市提质增效工作现场调研,并召开现场座谈会,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。经统计测算,2022年我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73公里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;2022年辖区内县城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COD浓度为155.34毫克/升,该项指标高于自治区绩效考核平均进水COD浓度≥150毫克/升的要求;市本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预估值为66.35%,岑溪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预估值为71.02%,以上两项指标均高于2021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平均水平。
目前,我市正式投入运营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3座,经过提标改造、技术革新等措施,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由原来的12万吨/日提升至现在的17万吨/日,已基本满足我市现有生活污水处理需求。为进一步合理布局我市污水处理设施,有效提高我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,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试运行,转正式运营后将为我市增加2.5万吨/日污水处理能力;市华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扩建,城西污水处理厂和莲花山污水处理厂同步推进前期有关工作。
下一步,我市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,进一步完善我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局,通过加快提升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、推进污水综合整治工程及拓宽污水池有效容积,争取污水收集应收尽收。同时,我市将通过减少设备检修或工程施工等造成计划性停运,减少污水未经处理而外流现象等措施,进一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,力争到2025年我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%以上。